当前位置:百度过了资讯游戏没做完,可以发售吗?答案并不简单!
游戏没做完,可以发售吗?答案并不简单!
2022-07-11

游戏没做完,可以发售吗?

如今来看,答案是肯定的,越来越多的游戏都在以“半成品”的姿态完成着自己的首秀,比如曾经Bug成山、优化为负的《刺客信条:大革命》,首发时缺少战役与合作模式的《战地5》,内容贫乏、更新缓慢的《圣歌》等,更别提无数打着“抢鲜体验”的旗号匆匆上市的作品,其完成度经常在挑战玩家的底线。

没有网络的时代

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,游戏只能做完再发售。因为一旦上市之后,就几乎没有再修改的机会,这也迫使厂商必须把所有工作在上市前尽可能的做好,无论是打磨关卡,调整平衡,还是消灭Bug。

那时的主流游戏机还不支持网络服务

总之在那个时代,游戏的整体完成度通常都比较高,乃至于很少会用到“完成度”来评价一款游戏,就算真的意犹未尽,有很多希望改进的想法,也只能期待期待续作了。

当然,即便如此,游戏难免会有许多Bug,小bug也就算了,但一些会引起游戏崩坏的恶性bug如果在上市后被发现,在那时就成了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。厂商能做的通常只是提醒玩家要如何避免触发那些bug,又或者采取“召回”这种财大气粗的方式去补救……

Wii上的《银河战士M》就有这样一个恶性的开门Bug,会导致玩家无法进入后续区域,只能放弃存档,重头开始。任天堂给出的解决方案很“无奈”:需要把装有存档的SD卡或者Wii主机直接寄回给总部,等他们修复好存档再寄回。先不说邮费谁来付,也许等存档修好再寄回来,还没有玩家从头再打一遍快。

进入下一关的门打不开了

好在随着网络的发展,如今修Bug这种事已经不算个事儿了,就算游戏上市后真的爆出恶性bug,负责任的厂商也能很快将其修复,并将补丁更新进每个玩家的游戏里。

只不过这种便利如今有些被滥用的嫌疑,更新的早已不限于“补丁”这种小事,越来越的游戏内容,甚至是“本体”一般的内容,都可能变成各种意义上的更新。

‘村通网’之后的时代

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随着电子游戏的规模越来越庞大、复杂,游戏Bug也跟着越来越多了,无论经过多么严格的测试,都无法规避掉所有bug,甚至是非常严重的bug。因此借助网络时代的便利,修复bug可以更快更及时,无论对厂商还是玩家而言,都是极好的。只不过部分游戏初期版本完成度过低,bug多到把玩家当免费测试员的话,就活该挨骂了。

单机战役也能“Coming Soon”

比起“发售后再慢慢修bug”,争议最大的恐怕是“发售后再慢慢做完”了,尤其是3A大作也来这一套的时候……《战地5》刚发售时,第四个单人战役还标着“敬请期待”,合作模式也没有实装,连宣传时重点介绍的“大逃杀”玩法,也要等到四个月后才会上线,这自然引发了许多首发玩家的不满。纵使后续一点点把承诺的内容都补上了,完成体的质量也确实不错,但等到下一部《战地》上市时,是不是还要当“首发党”,恐怕很多玩家就要多掂量掂量了。

把“慢慢做完”的概念广义化,我们就不得不再关注下声势浩大的DLC了。

在过去这也是难以想象的,一个制作人在一部游戏中如果还有什么遗憾,往往只能期待在下一部作品中实现,而如今则可以通过大量的更新,来弥补这些遗憾,或者加入新的创意,甚至能通过DLC把游戏扩展到另一个高度。

《怪猎世界》里的很多新怪物都是随着更新加入的

最具代表性的如《巫师3》的 “血与酒”,《黑魂3》的“环印城”等,都通过对原有素材的合理利用,用一段体量充实的冒险,将整个游戏推向了高潮,玩家大呼过瘾的同时,厂商也又美美的赚了一笔;而《街霸5》《怪物猎人:世界》《命运2》等“服务型”游戏,在经过一两年的更新后,“完成度”往往就达到了一个新维度,和首发时简直就不是一个游戏了……